發表文章

20210107蘇德興前社長專題演講

圖片
  介紹人同姓蘇名Tony 鳳南社蘇德興前社長 演講無國界的扶輪人 走出台灣行銷全世界  《本刊訊》本社第2195次例會於2021年的首開例會,邀請鳳山南區社蘇德興前社長(P.P.Tony)專題演講「無國界的扶輪人」。     Joseph社長分享第二事業走訪新竹地區,看到半導體、電子的未來榮景,開始與夫人在當地找房買屋。社長同時分享產業訊息,十分看好護國神山,股票可長期持有,未來在橋頭設廠的可能性大增。      A-fu秘書預告社內外訊息,特別是捐血活動訂於元月十七日星期日在苓雅捐血室,請大家撥冗參與捐血活動。        本週演講的推薦人P.P.Tony介紹演講人P.P.Tony,同名Tony之外,還同姓"蘇"同一屆擔任社長,卸任後也是同屆聯誼會的會長,這樣難得的緣份感到格外親切。在地區活動熱心服務的蘇德興前社長自我推薦說,目前已在扶輪社受邀演講八十多場,希望能在今年度達成一百場的演講;今日特別邀請他在社內的例會中演講。       論扶輪年資,主講人P.P.Tony於2012年3月才加入扶輪,資歷不算深厚,但他憑藉著一股勇而無懼的精神,短短時間裡勇闖世界各地的扶輪社,不但成功擴展友誼,也發展更多的事業機會。      P.P.Tony高職畢業後進入機械工廠當學徒,當兵後22歲第一次出國工作,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當工程師,在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地方,要生存只能靠自己,也因此養成他獨立生活的能耐。離鄉背井工作幾年後存了錢,28歲返國創業卻失敗,並且負債一千多萬,結婚才一個月賣光家產,他當臨時工養家糊口,與太太辛苦打拼。      後來到工廠當技術員,短短半年升任廠長,不久籌資20萬元創立慶鎰機械公司至今20年,秉持「拚得過穿西裝,拚不過穿內褲」的信念,一步一腳印打拚下來,目前公司市場擴及世界五十多國。       談到在國外拼博事業的過程,看著投影片講述其在語言不通、沒有網路、沒有飛機的路程,P.P.Tony說來像在說笑話,笑稱「那才叫深度旅遊」但背後的艱辛是在舒適圈的我們所難以想像與理解的。     ...

20201217 郭欣易主任專題演講

圖片
  正修科大推廣教育中心  郭欣易主任專題演講  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訓  結合產學資源構手合作 《本刊訊》本社第2194次例會邀請正修科技大學研究發展處推廣教育中心郭 欣易主任蒞臨,以「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訓」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Joseph社長本週分享的扶輪新知講述扶輪總部成立的過程。扶輪社應擁有總部的想 法至少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公約,當時1919-20扶輪社社長阿爾伯特亞當斯對與會 者說,他希望有一天能在扶輪社自己的美麗建築中看到總部。多年來在芝加哥市郊的扶 輪總部,Joseph社長去年也曾到訪,特將扶輪總部成立的過程講述並分享。 本週演講引薦人P.P.Ticket因年初與連鎖加盟學會參觀正修科大,瞭解產學的合作内 容。以連鎖加盟學會以觀光與餐飲業主,看到學校的教學設備新穎,可以為企業長期性地培養人才。社友多為企業主,可能會有相 關需求,邀請郭主任來分享。 現任正修科大研發處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的郭欣易主任,本身專業也在餐旅與休閒管 理,對業内的生態有相當的瞭解。他指出: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之推動源起民國95 年,教育部為解決產業缺工與高職與技專 校院學生以升學為導向之問題,遂結合高職 (或五專)與技專校院縱向之進修管道並與 產業界攜手合作,培育符應產業需求之技術 人才,型塑兼顧學生「就學」與「就業」為 基礎之教育模式。「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即 為一鼓勵產學攜手打造教學實習合作之平台,結合證照制度,培育技術人才能符應產 業需求之人力的質與量。讓想就業也想完成 大學學業的高中職學生,以實務接軌的課程 規畫。 郭主任指出正修科大的產學專班有許多 成功的案例,不僅為企業培育技術人才能符 應產業需求之人力的質與量,再加上合作廠 商工作崗位實習、津貼,除提供學生升學與 就業機會,也促進技專校院因應社區發展與 需求發展科本位課程,並且建置業界與學校 緊密之教學實習合作平台,結合證照制度, 發揚技職教育「做中學、學中做」之實務教 育特色。(完)

20201224西區超偶眷屬聯誼聖誕晚會

圖片
聖誕平安夜眷屬聯誼 西區超偶大方秀才藝 精彩時刻摸彩好運到 聖誕老公公完勝全場   《本刊訊》本社第2194次例會適逢12月24日平安夜,包下位於駁二的香蕉音樂廳,舉辦專屬西區大家庭的平安夜聖誕眷屬聯誼活動。前半段是由西區家庭成員大秀才藝的超偶音樂會,接著聖誕老公公出場。後半段例會有慶生與結婚週年紀念活動,及引頸期待的摸彩。平安夜讓每一位社友及眷屬High翻天,在歡樂中祈禱西區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平安健康喜樂,也為來年2021祈願世界翻轉,遠離疫情與災禍。       Joseph社長精心設計與安排聖誕眷屬聯誼活動,親自堪察場地,也在第一時間親嚐外燴的質與量,邀請全體社友與眷屬參與表演節目,一起共度聖誕佳節。       例會社友與眷屬出席踴躍超乎預期,七十人塞滿音樂廳全場,大夥兒的熱度在寒冷的冬夜裡更i感到溫暖。       六時卅分整,社長宣佈開始用餐,大夥兒井井有序地享用自助式餐點,約莫七時正第一階段的西區超偶活動開場,原本受邀第一位出場的P.P.Tony因等候停車位,讓薩克斯風樂團以『平安夜』及『Jingle bell rock』樂音開場,後續社長二位雙胞胎千金Alice & Hopper上台彈奏鋼琴。雖是臨時準備,大方又自信的神情,受到一致熱烈的掌聲鼓勵。       P.P.Tony以二首情歌讓台下一度瘋狂的新秀,同樣眾所週知有好歌喉的P.P.Yu-lien、P.P.Physico、Major均以歌藝展現,而且各有特色。但會中首見的是小扶輪阿將與冠君的吉他自彈自唱,有著令人激賞的表現。薩克斯風樂團表演,團長P.P.Cooler臨時抽換曲目演出『可可托海的牧羊人』、Designer夫人和Darrow夫人的二重奏『Sad movie』,還有Aluminum夫人吹奏與Bear夫人的演唱搭檔,功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鋼琴潘老師的琴聲下,由P.P.Herb巧伴的聖誕老公公悄悄出場,大小扶輪全場瘋狂,繞著全場送出愛的禮物。       慶生會後,慶祝十二月份結婚週年紀念,眾人圍繞在Henry夫人身邊,唱著他最愛的曲子『針線情』,也為結婚紀念唱出最好的寫照。  ...

20201205社區服務「酒駕防制宣導講座」

圖片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聯合辦理酒駕防制高雄講座 警、法、醫、學者齊下宣導    《本刊訊》年底酒駕悲劇頻傳,本社與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合辦宣導講座,於109年12月5日星期六下午一點於高雄捷運公司視聽中心舉行,內容特地邀請警界、司法界、醫界等專家學者,針對南部縣市酒駕現況、酒精造成之車禍外傷、酒駕法律問題與酒癮之戒治等議題進行討論,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國軍部隊與市民參與,期加強酒駕車禍傷害之預防與酒駕防制法治教育及宣導。     為深化聚焦行銷,結合高捷少女『愛無價 不酒駕』作為活動宣導。高捷少女亦將同步於高雄捷運站向市民朋友進行宣導,酒駕防制之責可說是南北全面啟動。酒駕防制觀念應深入年輕族群,建立大眾良好觀念,無論年底聖誕跨年、歡樂氣氛,飲酒歡樂後,謹守不酒駕三要訣:1.飲酒後搭捷運、公車 2.指定駕駛請親友接送 3.叫計程車或代駕。   本社邀請多次在社內演講的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喬琪醫師指出,來自保家衛國的海陸空三軍官兵弟兄,與各縣市市民都響應酒駕防制講座,期許都能成為反酒駕種子敎官,向親友與更多人,宣導酒駕防制重要性。    高雄市重要的防制工作,高雄西區扶輪社有幸來參與,讓酒駕這類社會問題。看到陳理事長對協會親力親為,經費不足親自募款,對監督政府防酒駕作為上與個人信仰同樣堅定與投入,精神令人感佩。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傷科李齊主治醫師,透過在急診室搶救無數酒駕傷患血淋淋實際案例中提到,搶救插管、重度內傷、肢體殘破不堪,當無奈得放棄急救時,看到親屬指認先生時天人永隔,撕心裂肺悲傷痛哭,才是讓他久久無法忘懷。用實際案例讓大家更警惕酒駕危險性。酒精濃度跟酒駕傷亡有沒有正比關係?酒駕上路,酒精影響大腦、行為與反射能力,造成的悲劇,無法挽回。       協會期待地方政府共同推動酒駕防制政策,酒駕零容忍,不再是口號,而是用路人的日常。(完)

2020.11.12 吳清波專題演講

圖片
  台灣特有愛玉情與痴 吳清波先生專題演講 活色生香話愛玉小蜂 棄農藥改造生態環境   本社第2187次例會,邀請高雄西區扶輪社的好友吳清波先生蒞臨專題演講:「台灣特有種,最台的愛玉小蜂與愛玉的生死戀情!」。演講前運送一大鍋自家愛玉園的愛玉凍給大家品嚐,紮實的口感搭上洛神花果醬、蜂蜜或炒黑糖漿真是絕配,酸甜口感令大夥兒愛不釋口。   Joseph社長分享並回顧十月份例會活動,預告十一月份例會的精彩,請大家預留時間以免向隅。隨後報告國際扶輪已正式宣佈小兒麻痺已在其非洲地區所有47個國家中正式停止傳播。這是邁向全球根除小兒麻痺歷史性和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扶輪社的頭等大事。續在非洲建立“接觸者追蹤系統”,對減緩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   由Joseph社長推薦、已有三次見習的李卓澔Walker社友於本週例會中,由社長帶領宣誓授證入社。全體社友高唱「你是我的兄弟」並投以熱情的擁抱來歡迎Walker,邀請PDG Plastic親自別上扶輪徽章,Walker正式成為西區大家庭中的一員。   授證後Walker表示歡喜成為扶輪社員,他在授證儀式中感到溫暖;很久以前就知道他的推薦人Joseph社長參加高雄西區扶輪社,一直到加入後體會到在這裡社友們的溫暖。未來他會和大家學習give & take;在知識與經驗上的獲得(take),也會服務和奉獻(give)。   例會主講人吳清波先生多年前便是西區的好朋友。引薦人P.P.Bear特別介紹他原是全國銷售第一名的興農農藥商,數十年來深耕六龜,當地對他無人不識無人不曉。前幾年我們社區服務在樟山國小、六龜國小、南華國小、新南國小...便是透過主講人的引薦。   為人熱情好客的主講人,一上台不斷地感謝西區扶輪社友造福六龜鄉梓,贈捐教學設備及營養午餐。原本是農藥買賣商的他,有感於藥物對大自然的影響,採用友善的方式種植,技轉苗栗農改場的愛玉品種,以草生栽培及利用樹葉腐蝕的有機質改善土壤。他今日專題介紹愛玉小蜂與愛玉的生死戀,尤其當台灣著名的各式水果都能在大陸種出,唯獨台灣愛玉獨樹一格,既使大陸能種出愛玉果,缺乏「愛玉小蜂」進行授粉,依然產不出愛玉子。   愛玉子原生於中央山脈1000~1800公尺中低海拔山區,藉氣根攀附於岩壁或木本植物生長,早期由原住民或農民攀爬摘取,危險性高且產量不穩定,造成價格昂貴。近年來土地開發山林...

2020.9.10 中秋節眷屬聯誼

圖片
  中秋團聚眷屬聯誼 社長贈樂團易拉架 次團體鞏固凝聚力 夫人宣傳自強活動   本週例會提前於國賓飯店廿樓陶然廳舉辦中秋節眷屬聯誼;感謝P.P.Michael,例會場地與膳食在他的用心安排下,得在Sky Lounge俯瞰高雄夜景,座無虛席還差一點爆棚。雖是提前慶祝中秋,藉著例會將第二代介紹給西區大家庭的成員們來認識,P.P.Herb甫自美歸國就業的公子便首次出席在例會中。   餐敘最後一道是來自岡山的「三藹走廊」千層蛋糕,是Joseph社長某次出國,在機場吃到同為千層蛋糕名店Lady M,令人難忘滋味,親自帶來跟大家分享。   隨後社長致詞中表示,次團體蓬勃發展,是社內鞏固友誼最強大的力量。上個月贈送高球隊手拉旗及小山隊隊旗,有活動一定會帶旗拍照留念,讓活動呈現更完美,附帶的是歸屬感。今日特別訂製易拉架來贈送薩克斯風樂團,讓樂團隨時隨地表演之餘,只要架上易拉架,展現樂音也推廣扶輪,更呈現專業與形象。   下個月將在廿二~廿三日、週四~週五非假日舉辦自強活動,社長夫人特別在會中介紹行程與特色。她表示,上半度的自強活動選擇到鹿港采風是受到高中時期歷史老師的影響,對當地富有文化及藝術的氣息迄今仍印象深刻。建築是特色之一。其中九曲巷,是為避色冷冽的海風直吹,強勁的東北季風造成諸多的不便,可有效的阻隔強風的吹襲。還有閩南與客家人的歷史古跡。另外會安排參觀動物製藥廠,是媽媽認識的好友所經營,若有養寵物的社友,不分種類可向助理秘書登記,此次參訪藥廠會贈送寵物飼料及相關用品。   當晚住宿鹿港的永樂酒店,是網路評價為在傳統帶著奢華氣息的一家酒店,還能在酒店內吃到當地著名的小吃。希望這次活動社友與夫人能踴躍報名參加。   接著為九月份壽星慶生,P.P.Computer是當日壽星,戴著蛋糕帽,一邊主持例會一邊接受眾社友與眷屬生日的祝福。壽星在生日快樂的歌聲中,合力切下生日蛋糕。   糾察長Joey報告紅箱,社友們歡喜熱情紅箱,除了超高的出席率,也帶動紅箱捐獻,最後三萬元整也歡喜鳴鐘閉會。會後社長贈送社友每戶一箱文旦柚。(完)

2020.9.3 曾志元專題演講

圖片
  四面世界金牌的榮耀 得主曾志元專題演講 人生履創奇蹟造福鄉梓 台灣巧克力登國際舞台   本週例會在P.P.Darrow的引薦下,邀請曾志元先生蒞會專題演講;講題是:「曾志元巧克力金牌歷程」。他的故事和他製作的巧克力一樣,濃郁回甘又帶香氣,讓我們看到人生有趣而精彩的歷程。   Joseph社長本週分享國際扶輪新聞:在疫情下國外物資極度缺乏。扶輪社社友利用自身的知識和資源以及扶輪社聯繫來解決新冠肺炎大流行所造成的個人防護裝備短缺。   P.P.Darrow於演講前,分享他與主講人認識的過程。為解決媽媽日益退化的智力,黑巧克力防老人痴呆功效,遂與夫人在內埔找到曾志元巧克力專賣店,聽到他的故事後,與扶輪社服務精神相近,於是推薦他來社友演講。剛好社長在致詞時,海馬迴一時失去作用,看著P.P.Physico卻叫不出名的窘狀,今天的巧克力對社長有絕對的幫助,相信也對日益老化的我們有所幫助。   當大家對P.P.Darrow的風趣笑聲連連時,他又補上一句:「不過可能要吃上好幾噸巧克力才有效。」又讓社友們大笑不已。   外型黝黑、過去曾是草本專家也是昆蟲講師的曾志元先生,在演講一開始就道出:「其實我在巧克力的領域裡我沒有很長的時間,但在2018年替台灣拿下第一個世界巧克力大賽(ICA)的金牌,也是一次抱回四面金牌!」台下社友掌聲四起。   在這之前他只是一個巧克力門外漢曾志元,卻只花了2周就製作出這片具有世界級水準的巧克力,拿到總決賽門票,兩個月後更一舉奪下總決賽金牌!   主講人表示,過去因為太太坐月子的需要而認識大風草,因為認識大風草有了養生的概念,創辦古漢今草本工作坊。同時在手做的過程中接觸手工皂認識了可可脂。結合在地草本素材與在地冷壓可可脂。   為了取得天然的可可脂,他與農民收購可可果,想自己乾燥、壓榨取得可可脂。但事情卻沒他想得這麼容易,曬了幾天發現可可豆一直曬不乾。深入研究後,他才知道,原來可可豆要透過「發酵」來消耗可可果肉,可可豆才能夠被曬乾。於是,憑藉著過去飼養昆蟲時的經驗,將發酵飼養土的知識、溫度濕度環境等控制方式應用在可可豆的發酵上,反覆研究,正式的開啟他與可可之間的緣分。   然而為了環保,鄉民將檳榔改種可可果,卻沒有後製技術,可可銷售不佳,形成一波砍樹潮,進而興起幫助農民的心。開始收購可可,從而開始與他們技術交流,並利用自己在過去縣政府舉辦可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