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0陳喬琪理事長專題演講

陳喬琪理事長專題演講 「壓力、韌力與健康管理」 仁愛 壽山 樂心社聯合 推動倡議酒駕防制宣導 Joseph社長歡迎今日主講人陳喬琪醫師。陳醫師不但是精神科醫療技術頂尖,也是陳水扁前總統的醫療團隊。同時感謝參與出席的社友及友社嘉賓,除聯合例會的壽山社、仁愛社及樂心社聯合例會,尚有西南社、木棉社及欣欣社,社長偕社友與會出席。社長笑稱今天是參加扶輪社以來最美女雲集的一次,讓在場的女性社友樂在心頭。 正式演講前,地區宣導2021世界年會徵求志工訊息,由HOC志工團體副主委P.P.Coco上台說明,由於年會預計有四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友,年會需招募導覽志工,歡迎有註冊年會並富有熱情活力的社友或眷屬,利用QR Code掃瞄網路填寫報名表。 推薦人P.P.Designer指二哥陳喬琪醫師北漂台北四十年,專研精神醫學,他今天準備相當豐富的內容,若大家對心理或有疫情症後群現象,歡迎大家提問。 主講人陳喬琪醫師當初因為一句「台灣的精神科需要有人做」,他從音樂領域轉向醫界的精神科發展。目前為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畢業於日本國立岡山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為台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並曾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也曾是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於精神醫學界具有一定份量。 演講前先幽大家一默,今年接任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所以最近“壓力”比較大。這唯是社會公益,坦承自己也需面對壓力。 在快速變遷的社會裡,我們常常需要短的時間做很多的事和決定,並且不斷的吸取新知。在這樣的背景裡,對於工作或需要處理的事,產生了生理反應 , 譬如心悸、呼吸急促等身體症狀,對於事情產生嫌惡感而企圖逃避,甚至法控制事情的變化的時候,就是壓力了。 有些人卻不知道壓力是甚麼,以為是身體出了毛病,而到處去求醫,卻沒有處理壓力。身體不適是一個警訊,提醒個體需要調整自己,盡速解決壓力。我們要學習覺察壓力,瞭解壓力源,處理壓力與調適身心狀況。 壓力來臨時,身體會主動地去處理緊急狀態。下視丘扮演壓力中心,控制自主神經系統,操縱大生理反應。包括:肝臟釋出糖分,增加肌肉能量;身體分泌荷爾蒙,刺激脂肪和蛋白質轉換成糖分;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變快,心跳、血壓、呼吸頻率增加;脾臟釋出更多的紅血球,協助攜帶氧氣;骨髓製造更多的白血...